浙江临安“村庄经营”探索共富新路-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

浙江临安“村庄经营”探索共富新路
  发布时间:2023-10-24 10:15   来源:城市怎么办

当前,发展乡村产业的难点在于缺乏能够组织、整合乡村碎片化资源和资产的市场主体。从农村基层组织而言,只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管理集体财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理应成为乡村经营工作的主体。但在实践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面临着资本和人力资本双重约束,存在经营管理能力薄弱、“产权”变“产业”难度大、分红数额普遍低、市场身份不完善等问题。截至2021年底,我国仍有超过45%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低于5万元,处于“空壳化”状态。

杭州市临安区积极探索“村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通过构建经营主体、利益联结、致富路径的制度框架,回应了市场主体缺乏的难题。截至2022年12月,临安区共有19个市场化运营团队进驻22个村庄开展经营,累计实现旅游收入7.1亿元,村集体收入增加9112万元,村民收入增加2820万元。

1.“村庄经营”的市场主体

2017年以来,临安在全省率先开展村落景区市场化运营,通过面向社会招引运营商、企业,各村形成“企业 农村集体经济 村民”的市场主体。

这个合作架构其实非常普遍,但实践中往往出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市场和村民的“中枢”失灵的问题。一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面临制度性困境,其市场功能和社会功能难以协调,由于必须承担和履行本地化的集体道义,本质上不是一个能承担经营风险的完全市场主体。二是集体成员和管理者的集体资产控制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均呈现出不相匹配的格局,例如村书记一般担任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人,但其面临“大控制、小索取、有风险”的局面,缺乏经营动力。

临安“乡村经营”模式对农村集体经济中的公益福利部门和市场主体部分实现切割,形成由企业负责经营、实操,由村委负责乡村治理、矛盾协调、定夺方向,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集体资产监管和保障的分工体制——三者各司其职,塑造了具有主体性、能动性、能承担市场风险的乡村经营主体,属于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村企分离”的探索实践。

在实践中,临安区通过设置制度规范,让“村企分离”落到实处。例如《临安乡村运营考核办法》要求,运营商与村委分工合理,形成明确的制度、机制;村书记需要签订《乡村运营承诺书》,承诺以服务运营商为核心,村两委分工明确,着力为运营商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由此,虽然“村庄经营”在市场中表现为企业主导,但实质上是“企业 农村集体经济 村民”的共同推动,即村集体出资源、市场出运营、政府出规则、“能人”出智慧、村民出力量。

2.“村庄经营”的利益联结

建立在利益联结基础上的集体行动是最为有效的村治形式,但利益联结的建立面临三重挑战,需要同时满足制度供给、可信承诺与有效监督。

制度供给,是明确集体行动中各方的权利、责任、规范。临安区级层面形成法规、政策、考核制度,帮助村镇减少了制度建立的预见成本、试错成本、缔约成本、实证成本。首先,企业需要经过洽谈、考察、答辩,从竞争中证明自己胜任某一村庄的运营;随后进入试运营环节,需要在工作中通过村委、区文旅局、专家学者的考察评分;最终与村庄正式签约,需要遵守《乡村运营工作流程》、开展运营工作例会制度、“六个一”工作机制、通过年度考核——让企业和乡村发展深度绑定。

可信承诺,是推进集体行动中各方的相互信任、协同并行。临安区要求企业投入高资产专用性的产业设施来增加企业长期深耕的意愿,提升村民和企业的相互认可。根据《乡村运营工作流程》,企业必须在村庄注册运营公司,并出资50万元以上与乡村组建村落景区运营公司,其中村集体在不出资情况下占股10%-30%,企业占股70-90%。企业支付了大部分前期成本,同时又享有大部分收益份额,激发了经营积极性;而村民群体看到企业的前期大量投入、完善基建后,也更相信企业会在乡村长期发展。

有效监督,是加强集体行动中的信息对称,保障各方利益。临安对“村庄经营”建立了工作例会制度、村庄综合管理制度、专家咨询工作制度、运营难题“一周一报”制度、乡村运营师“驻村日记”推广制度,打通企业、村委、村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深入了解彼此的工作思路、利益诉求、实际困难、项目进展等,进一步加强多元主体的协同和互信。

3.“村庄经营”的致富路径

致富路径即发展何种产业实现强村富民。整体来看,临安区的“村庄经营”是介于轻资产的乡村运营模式和重资产的工商资本下乡模式之间,且更偏向于乡村运营范畴,要求企业进行50-1000万不等的项目投资,并基于投入的高资产专用性增加企业的沉默成本,以实现村企利益绑定并激发企业的创收动力。同时,“村庄经营”高度重视加强企业和村民的互动,鼓励村民将家庭农业、土特产、技能手艺、才艺特产适度经营化。村民作为股东可将自然资源以及房产等入股或租让给运营商经营,作为劳动者可在家门口就业,作为农民可出售农产品获益,从而通过租金、分红、薪金、销售等实现增收。例如,太湖源镇指南村村民依托太湖源旅游板块建设83家农家乐,村人均收入10年增长5倍,达5万多元。

基于临安整体的资源禀赋、“村庄经营”的制度特色、企业投资额度等条件,临安的乡村发展模式与旅游服务、民宿餐饮、艺术文创、体验式农业等休闲产业高度契合。对比工商资本下乡容易造成“村民不动”的困境,“村庄经营”模式高度重视激发乡村内生性的活力创意,营造富有人情味的乡土氛围,鼓励村民兴办产业加入乡土建设,是浙江省乡村共同富裕的代表性探索。

审核:蔡峻

  作者:邱浩钧   编辑:陈俊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