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立足国情,坚持先立后破,积极稳妥推进“双碳”目标落地。
11月19日,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共同承办,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支持的首届“中国低碳城市发展论坛”在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举行。本次论坛依托“中国城市学年会·2022”,借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成立十周年之契机,云集气候、能源、生态、经济、公共政策、技术应用等领域的权威院士专家和业界代表,共议低碳城市建设与“双碳”目标实现的杭州经验和中国道路。
论坛由欧盟中国商会副会长、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秘书长王稚晟主持,中共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胥伟华现场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赵天寿,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沈满洪,浙江大学文科领军人才、求是特聘教授石敏俊,趣链科技双碳事业部总经理虞博名,隆基绿能中国政企地区部渠道业务总监郭华分别作主旨演讲。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碳中和技术中心主任吴宏杰发布“个人碳账户”课题研究成果。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浙江省首批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王国平作总结演讲,并发表《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思考》作书面交流。
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书记、主席孙雍容,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江山舞,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李纪珍,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教方兴,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中心主任王元丰,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投资基金董事总经理马铭锋,清华同衡规划院副院长张书嘉,以及来自杭州市、区、县科协的领导,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国能源报、中国城市报等国家省市媒体记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会。
胥伟华
中共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胥伟华在致辞中指出,低碳经济是全球经历工业化、信息化之后向低碳化发展的大势所趋,低碳城市规划则是城市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一步。作为2010年确定的首批低碳城市试点城市,杭州近年来坚持以低碳城市为引擎推进高质量发展,倡导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采取低碳行为,要求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的标本和蓝图,围绕“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逐步构建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未来杭州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持续打造低碳城市发展的最佳生态环境,构建包括“双碳”领域在内的科技成果评估、转化、投融资、商业化开发等服务体系,打造科技成果线上线下路演中心和技术交易生态系统,加快建设万亿级的科技大市场。
杜祥琬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以《气候变化与双碳目标》为题作线上主旨报告。他指出,现代气候变化是以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为特征,是叠加在自然变化基础上的一种以人类活动为主的变化。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国家在应对现代气候变化中,应当建立科学的决策基础,认准“气候变化的现实与趋势”以及“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显著下降”这两个确定性。遵循“双碳”目标的基本路径,一是要降低能源强度(节能、提效),二是要优化能源结构。杜院士强调,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深度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金融企业的支持,要把握节奏,积极而稳妥地推进 “双碳”计划。
王金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以《碳中和目标下的投资成本与技术展望》为题,围绕气候变化与碳排放损失问题、碳中和投资预测、中国碳锁定资产搁浅成本测算等议题,为中国未来碳中和技术发展指明方向。他指出,全球气候变化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和技术创新已成为缓解气候变化影响,实现全球温控的核心措施。中国既是目前的排放大国,也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受害国。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是国际上排放压力最大、综合降幅最快、转型任务最重、投入成本最高的复杂系统工程。他预计,电气化与智慧电网、光伏风能发电、氢能、工业零碳技术、ccus等负碳技术,将成为全球及中国实现碳中和的优先发展力。
赵天寿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赵天寿以《面向碳中和的储能技术》为题作主旨演讲。他指出,储能将是未来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体系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长时、大规模、普遍适用、形式多样的储能技术。现有的储能技术各有优势,同时也存在各自局限。赵院士以抽水蓄能、压缩空气、锂离子电池、氢燃料储能、甲醇燃料等为例,详细分析了不同储能技术的应用场景和现状、技术优势和挑战,并由此提出电燃料储能技术。该技术具有独立的充电与放电装置,充电装置可随时随地高效充电,在功率密度和成本上具有优势,为大规模、长时间、不受地域限制的储能提供了思路。
沈满洪
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沈满洪以《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题,围绕“积极”“稳妥”两个关键词,回答“怎么准确理解”“怎么统筹兼顾”“怎么创新驱动”三个问题。他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的主动选择,而不是被动选择,中国不仅要履行“双碳”目标的承诺,而且要在国际的气候治理当中发挥引领的作用。在目标推进过程中,要坚持五个统筹兼顾,一是要统筹兼顾碳达峰碳中和与经济发展目标,二是要统筹兼顾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三要统筹兼顾碳减排与增碳汇,四要统筹兼顾改善能源结构与提升能源效率,五要统筹兼顾生态碳汇和工程碳汇。沈院长还强调了创新驱动的重要性,提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协同,工业化、绿色化、低碳化“三化并举”,加强整体资源集约高效利用,从而实现“双碳”目标。
石敏俊
浙江大学文科领军人才、求是特聘教授石敏俊以《双碳背景下能源转型的经济代价》为题作主旨报告。他指出,能源转型是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碳定价是促进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的关键公共政策。当前能源转型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化石能源的非化石能源是否由足够替代,二是能源转型伴随的能源成本上升及其连锁反应如何化解。从能源转型与碳减排的公共政策角度来看,石教授认为碳定价和能源转型必须与基于干中学机制的内生技术进步相结合,碳定价有利于诱导内生技术进步,可化解能源成本上升压力,碳税收入则可用于补贴可再生能源,缓解能源转型带来的成本负面冲击。
虞博名
趣链科技双碳事业部总经理虞博名以《区块链:技术创新加速“双碳”落地》为题作主旨演讲。他指出,碳排放因为其难以直接准确监测的特性,决定碳资产是一种基于主体信誉,通过数据统计计算所形成的虚拟资产,强依赖于mrv (监测、报告、核查)机制。而区块链技术具有的多方参与、可追溯、不可篡改的特性,非常适合作为碳数据和碳资产的承载工具,能够有效为碳数据和碳资产增信。在实践中,趣链团队围绕“双碳”目标实现的三大闭环,成功建设面向政府、企业、个人的服务平台,依托平台开展技术咨询、服务运营等相关业务,形成可复制、可运营的产品生态。
郭华
隆基绿能中国政企地区部渠道业务总监郭华以《建筑光伏一体化》为题,讨论了碳中和背景下的光伏应用前景,以隆基bipv为切入,讨论了建筑光伏一体化建筑减排的最佳路径。她谈到,建筑碳排占碳排总量半成以上,国家住建部、发改委、工信部等核心政府机关已联合发文,大力支持绿色建筑的发展,要求新建工程中的建筑项目应考虑太阳能等绿色能源使用,诸如隆基的光伏幕墙、光伏车棚项目就是建筑光伏一体化的有力实践。
吴宏杰
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碳中和技术中心主任吴宏杰发布“个人碳账户”课题研究成果。该课题团队基于目前国内和国际所有的个人碳账户的实践,科学界定个人碳账户的定义,揭示个人碳账户的设立方法,并对未来的个人碳账户的发展提出建议。线上线下专家高度肯定课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并就个人碳排放数据测度、人群分层、技术和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讨论和点评。
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浙江省首批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王国平作总结演讲。他指出,建设低碳城市必须要有系统论、系统科学的方法,科学系统的解决城市问题,要重视并破除城市管理者和专家学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城市管理者需要实现“双碳”目标中的技术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专家学者需要在科研攻坚中过成本关、时效关、整合关“三关”,将奇思妙想转化为应用场景。而二者的统筹协同、赋能共赢,就需要依靠政产学研资用“六位一体”的平台型智库作为沟通的桥梁和落地的载体。除了大家已非常熟悉的“政产学研”外,要重视“资”和“用”。“资”是资本,包括国有资本、社会资本,要设立低碳城市建设专项扶持资金,建设低碳技术风险投资和交易平台。“用”是用是tob、tog、toc的全用户概念,要让千家万户的城乡居民家庭成为低碳技术的使用者、低碳城市的获益者,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消费、新生活。唯有把 “政产学研资用”六股力量拧在一起,用一个平台来进行交流,才能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才能够少花钱、多办事、快办事、办好事,才能真正推进的低碳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论坛最后发布了2023年“钱学森城市学(环境)金奖”征集主题——碳达峰碳中和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据悉,“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是由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设立的最高奖项,旨在围绕七大城市问题(环境、人口、教育、交通、文化遗产保护、卫生健康、土地与住房),面向海内外各界有识之士组织优秀成果评选,为集思广益推动城市科学发展提供交流平台。在征集评选和成果转化的基础上,“中国低碳城市发展论坛”将坚持每年举办,围绕“政产学研资用”六位一体,推动论坛品牌化、高端化、可持续发展。
供稿:杨之颖
审核:蔡 峻